SD NAND 使用 SPI 模式的确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选择,特别适合硬件资源有限或需要简化硬件设计的场景。我会为你提供一些 SPI 驱动 SD NAND 的示例和关键点。
由于 SD NAND (贴片式 SD 卡) 通常兼容 SD 协议的标准命令,其 SPI 驱动与标准 SD 卡相似,但引脚固定且更紧凑。下面是一个基于 STM32 的 SPI 驱动 SD NAND 的基础示例和关键步骤。
在深入代码之前,我们先通过一个表格了解两种通信模式的主要区别,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SPI 模式的特点和限制。
以下代码基于 STM32 的 HAL 库,展示了 SPI 的初始化、底层字节读写以及 SD NAND 初始化的基本框架。
#include "stm32f1xx_hal.h" // 根据你的STM32系列包含对应头文件
SPI_HandleTypeDef hspi2; // 以SPI2为例
void SPI2_Init(void)
{
hspi2.Instance = SPI2;
hspi2.Init.Mode = SPI_MODE_MASTER;
hspi2.Init.Direction = SPI_DIRECTION_2LINES; // 全双工
hspi2.Init.DataSize = SPI_DATASIZE_8BIT;
hspi2.Init.CLKPolarity = SPI_POLARITY_LOW; // CPOL=0, 空闲时低电平
hspi2.Init.CLKPhase = SPI_PHASE_1EDGE; // CPHA=0, 第一个边沿采样
hspi2.Init.NSS = SPI_NSS_SOFT; // 软件控制NSS (片选)
hspi2.Init.BaudRatePrescaler = SPI_BAUDRATEPRESCALER_256; // 初始化时低速,约140.625kHz (36MHz/256)
hspi2.Init.FirstBit = SPI_FIRSTBIT_MSB;
hspi2.Init.TIMode = SPI_TIMODE_DISABLED;
hspi2.Init.CRCCalculation = SPI_CRCCALCULATION_DISABLED;
hspi2.Init.CRCPolynomial = 10;
if (HAL_SPI_Init(&hspi2) != HAL_OK)
{
Error_Handler();
}
}
SPI 收发一个字节通常由硬件完成,STM32 的 HAL 库提供了 HAL_SPI_TransmitReceive
函数。
// 通过SPI读写一个字节
uint8_t SD_SPI_ReadWriteByte(uint8_t TxData)
{
uint8_t RxData;
HAL_SPI_TransmitReceive(&hspi2, &TxData, &RxData, 1, HAL_MAX_DELAY);
return RxData;
}
SD NAND 在 SPI 模式下的初始化有固定流程,主要是发送一系列命令使其进入 SPI 模式并获取其信息。
#define SD_NAND_CS_LOW() HAL_GPIO_WritePin(GPIOB, GPIO_PIN_12, GPIO_PIN_RESET) // CS引脚拉低
#define SD_NAND_CS_HIGH() HAL_GPIO_WritePin(GPIOB, GPIO_PIN_12, GPIO_PIN_SET) // CS引脚拉高
SD_Error SD_Init(void)
{
SD_Error error = SD_OK;
uint8_t retry = 0;
uint32_t response = 0;
/* 初始化SPI为低速 */
hspi2.Init.BaudRatePrescaler = SPI_BAUDRATEPRESCALER_256; // 设置低速,初始化时要求<400kHz
HAL_SPI_Init(&hspi2);
/* 上电后先发送至少74个时钟脉冲,让SD NAND完成内部初始化 */
SD_NAND_CS_HIGH();
for(uint8_t i = 0; i < 10; i++)
{
SD_SPI_ReadWriteByte(0xFF);
}
/* CMD0: 让卡进入IDLE状态 */
SD_NAND_CS_LOW();
SD_SendCmd(CMD0, 0, 0x95); // CRC值0x95用于CMD0
response = SD_GetResponse();
SD_NAND_CS_HIGH();
SD_SPI_ReadWriteByte(0xFF); // 额外送8个时钟
if(response != 0x01) // 期望收到0x01,表示进入IDLE状态
{
return SD_CMD0_ERROR;
}
/* CMD8: 检查电压范围,鉴别是否为SDC2.0 */
SD_NAND_CS_LOW();
SD_SendCmd(CMD8, 0x000001AA, 0x87); // 参数: VHS=0x1, check pattern=0xAA
response = SD_GetResponse();
if(response == 0x01) {
// 读取后续4字节的返回值(包含VHS和check pattern)
SD_SPI_ReadWriteByte(0xFF);
SD_SPI_ReadWriteByte(0xFF);
SD_SPI_ReadWriteByte(0xFF);
SD_SPI_ReadWriteByte(0xFF);
}
SD_NAND_CS_HIGH();
SD_SPI_ReadWriteByte(0xFF);
/* ACMD41: 发送初始化命令,激活卡的工作流程 */
while(retry < 100) // 重试多次,因为卡完全准备好需要时间
{
SD_NAND_CS_LOW();
SD_SendCmd(CMD55, 0, 0x65); // 先发CMD55,表明下一个是应用特定命令
response = SD_GetResponse();
SD_NAND_CS_HIGH();
SD_SPI_ReadWriteByte(0xFF);
SD_NAND_CS_LOW();
SD_SendCmd(ACMD41, 0x40000000, 0x77); // 参数HCS=1,表明主机支持高容量SD卡
response = SD_GetResponse();
SD_NAND_CS_HIGH();
SD_SPI_ReadWriteByte(0xFF);
if(response == 0x00) break; // 0x00表示初始化完成
retry++;
HAL_Delay(5);
}
if(retry >= 100) return SD_ACMD41_ERROR;
/* 初始化成功,将SPI切换到高速模式 */
hspi2.Init.BaudRatePrescaler = SPI_BAUDRATEPRESCALER_4; // 例如,设置为9MHz (36MHz/4)
HAL_SPI_Init(&hspi2);
return error;
}
说明:
命令发送函数 (SD_SendCmd
):用于发送命令(如CMD0, CMD8)。你需要根据SD物理层规范实现它,主要是通过SD_SPI_ReadWriteByte
函数依次发送命令索引、参数和CRC。
响应读取函数 (SD_GetResponse
):用于读取SD NAND对命令的响应。通常需要连续读取直到获取到非0xFF的有效响应字节,或者超时。
CRC值:在初始化阶段,某些命令需要正确的CRC校验码(如CMD0的0x95,CMD8的0x87),否则卡可能不予响应。在数据传输模式下,CRC检查有时可以被禁用。
将 SD NAND 模块与 STM32 MCU 连接起来:
。这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忽略的一点。
电平转换:确保你的MCU的IO电平与SD NAND的工作电压(通常是3.3V)匹配。如果MCU是5V的,则需要电平转换电路,否则可能损坏SD NAND。
上拉电阻:在SPI的时钟(SCK)和数据输出(MISO)线上,通常建议连接上拉电阻(例如4.7KΩ-10KΩ),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。
电源去耦:在SD NAND的VCC和GND引脚附近,放置一个100nF的陶瓷电容进行去耦,以滤除电源噪声。
调试技巧:
使用逻辑分析仪或示波器观察SPI总线上的波形,是排查通信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。检查片选、时钟、数据线的时序是否符合SD规范和要求。
从最简单的函数(如读写一个字节)开始测试,逐步向上验证命令发送、初始化流程。
利用LED或串口打印出关键步骤的返回值,帮助定位错误。
文件系统移植:成功驱动SD NAND后,你可以移植文件系统(如FATFS)来以文件的形式进行读写操作,这会更加方便。
查询数据手册:以上是通用流程。最关键的还是仔细阅读你使用的特定SD NAND芯片的数据手册,其中会有详细的电气特性、命令集、时序要求和初始化流程的说明。
DMA传输:对于高速读写或需要降低CPU占用率的场景,可以考虑配置SPI的DMA传输。
电话:176-6539-0767
Q Q:135-0379-986
邮箱:1350379986@qq.com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大道1021号C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