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D NAND 和 SPI NOR 是嵌入式系统中两种非常常见的存储解决方案,但它们在架构、性能和适用场景上有着根本的区别。
简单来说:
SPI NOR:像一个精装的小公寓。面积小(容量小),但进出方便(读取速度快,可以直接运行代码),价格相对贵。适合存放最重要的、需要快速取用的“家具”(如启动代码、操作系统内核、关键配置)。
SD NAND:像一个大型的仓库。空间大(容量大),存取需要货车搬运(读写需要控制器和驱动,速度相对慢),但单位面积价格非常便宜。适合存放大量的“货物”(如文件系统、用户数据、多媒体资源)。
下面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对比。
核心优势:XIP
NOR Flash允许CPU直接从存储单元中取指令执行,这被称为eXecute In Place。这对于系统启动至关重要。大多数微控制器(MCU)的固件都存储在SPI NOR中,上电后直接从其中运行,无需先将整个程序加载到RAM中,节省了宝贵的RAM空间和启动时间。
缺点:容量小,写入慢
由于其内部结构,NOR Flash的存储密度较低,难以做到大容量。同时,写入和擦除操作非常耗时。
核心优势:大容量,高性价比,易用
SD NAND的本质是把eMMC/TF卡的核心(NAND Flash + 控制器)做成了一个贴片式芯片。它解决了传统SPI NAND(注意,不是SPI NOR)难用的问题。
内置控制器:这个控制器帮你完成了所有繁琐的NAND管理任务,如坏块管理、磨损均衡、ECC校验等。开发者无需编写复杂的NAND驱动,只需像操作SD卡一样通过简单的SD/MMC接口命令读写即可。
大容量:基于NAND技术,可以轻松提供比SPI NOR大得多的存储空间。
缺点:无法XIP
由于其NAND架构和需要通过控制器访问,代码无法直接从SD NAND中运行。
** boot ROM**:存储启动代码和Bootloader。
小型固件存储:对于不需要复杂文件系统、代码量小的应用(如简单的IoT设备),整个固件都可以放在SPI NOR中直接运行。
关键参数存储:存储需要频繁、快速读取且很少修改的系统配置参数。
对启动速度要求高的场景:因为可以直接运行,省去了加载到RAM的时间。
大容量数据存储:需要存储音频、图片、视频、日志文件、大量用户数据等。
运行大型操作系统:如Linux、Android,其内核通常从SPI NOR启动,但完整的根文件系统(rootfs)会放在SD NAND或eMMC中。
替代eMMC或TF卡:在需要贴片焊接、避免连接器不稳定的场合,用SD NAND替代插槽式的TF卡。
固件升级:设备通过OTA下载的新固件包可以存储在SD NAND中。
在很多复杂的嵌入式系统中,SPI NOR 和 SD NAND 经常被组合使用,以发挥各自的最大优势:
启动阶段:MCU/MPU从SPI NOR中直接运行Bootloader。
加载内核:Bootloader将Linux内核从SPI NOR(或SD NAND)中加载到RAM中运行。
挂载根文件系统:Linux内核启动后,从大容量的SD NAND中挂载根文件系统,运行应用程序和存储用户数据。
这种方案既保证了快速可靠的启动,又提供了海量的存储空间。
简单来说,SPI NOR是“代码的归宿”,而SD NAND是“数据的仓库”。在选择时,请根据你的产品对启动方式、容量、成本、开发难度的要求进行权衡。
上一篇:SD NAND与eMMC的区别
电话:176-6539-0767
Q Q:135-0379-986
邮箱:1350379986@qq.com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大道1021号C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