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D NAND在智能眼镜(如AI眼镜、AR/VR设备)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低成本、小型化存储、高可靠性及与主控芯片的深度集成等方面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全志科技的V821芯片方案结合SD NAND,显著降低了智能眼镜的整机成本。例如,其AI眼镜方案采用V821主控芯片、蓝牙芯片和SD NAND存储的组合,将成本压缩至约200元人民币,打破了传统智能眼镜动辄上千元的市场定价。SD NAND相较于eMMC等其他存储方案,在中小容量场景下更具成本优势,且兼容现有驱动生态,进一步降低开发门槛。
物理特性:SD NAND采用LGA-8封装(6x8mm),体积小巧,适合智能眼镜等空间受限的可穿戴设备。
功耗优化:全志V821方案通过内置低功耗内存和SD NAND的高效存储管理,在典型1080P视频拍摄场景下,芯片平均功耗仅为283~295mW,显著延长续航时间。
抗震动与耐用性:SD NAND为贴片式设计,焊接在PCB板上,避免了传统TF卡因震动导致的接触不良或脱落问题,适合频繁移动的智能眼镜场景。
数据安全:SD NAND支持硬件级安全协议和加密技术,保障用户隐私数据(如生物识别信息)的存储安全。
快速响应:全志方案支持AI眼镜快速进入拍照(300ms)和视频录制(600ms)模式,满足实时抓拍需求。
存储扩展:SD NAND支持1Gb至8Gb容量,可灵活适配高清图像传感器(如500万~800万像素)及视频缓存需求,同时通过高速总线实现与手机端的快速数据传输。
实际落地:基于全志V821的AI眼镜已在2025年香港电子展亮相并正式销售,展示了低成本与高性能结合的可行性。
技术迭代:全志计划推出支持更高分辨率(1200万~2000万像素)和4K录像的V881芯片,未来可通过SD NAND无缝升级,进一步提升智能眼镜的影像处理能力。
SD NAND在智能眼镜中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存储方案的成本和体积问题,还通过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特性支撑了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。全志科技等厂商的方案进一步推动了AI眼镜的普及,为AR/VR、医疗监测等场景提供了可行的硬件基础。未来随着芯片性能提升和存储技术的优化,SD NAND在可穿戴设备中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。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