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既能简化硬件设计、又能兼顾大容量和可靠性的存储方案,那么SD/SPI接口存储芯片确实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方向。这类芯片融合了SD协议的大容量优势和SPI接口的简洁通用性,尤其适合嵌入式、IoT或工业类项目中需要稳定存储的场景。以下从技术类型、代表产品和典型应用等维度为你梳理了当前主流的SD/SPI存储芯片:
这类芯片本质上是将TF卡封装成贴片形式,自带Flash管理固件,接入简单,适合不想处理底层NAND复杂性的场景:
核心特性:
兼容SD 2.0协议,支持SDIO/SPI双模式135;
内置坏块管理、ECC、磨损均衡算法,无需额外驱动开发;
容量覆盖1Gb~8Gb(如2GB、8GB型号);
工业级型号支持-40℃~85℃宽温、10万次擦写。
代表产品:
芯存者 XCZSDNAND64GAS(8GB):读取23.5MB/s,写入12.3MB/s,LGA-8封装,Class10速度级别;
商业级:如1Gb/4Gb型号,价格亲民(约¥4~¥5)
老款MCU升级:无SDIO接口的MCU可通过SPI模式使用SD NAND扩展存储
如需进一步验证兼容性,可尝试将SPI接口连接TF卡读卡器测试;若通过,则SD NAND可直接使用。
上一篇:sdnand怎么进入sdio模式
下一篇:没有了!